欢迎来到CNC机床网

蔡甸企业把主轴总成“装配”进大厂机床-刀库

来源:cnc机床  作者:cnc机床   2023-01-16 阅读:15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7日讯主轴总成是所有机械加工设备的心脏,它的精度和硬度关系着加工设备的精密度和可靠性。而在蔡甸大集街一家有55年历史的机床主轴厂,工人仅80余人,年生产各类主轴及主轴总成600套,其主轴总成不仅装配到国内大厂的高端机床中,同时还有1/3远销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中汉精密机械公司,在车间里看到,工人们凭着高精设备及纯熟的手工技艺,将百余个零件精密地拼装进主轴总成内,当3米长的主轴总成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转动时,设备跳动的幅度可控制在3微米,几乎是头发丝直径的1/20。

磨细活,用手能摸出仪器探不出的颗粒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总成参数。记者张衡 摄

一个主轴总成由主轴、主轴外套、铣轴等百余个零部件组成,要完成一件主轴总成订单,工人们可能需要花费3个月时间制作各个部件。

中汉精密机械公司前身是1968年建厂的原襄樊精密机床配件厂,记者在该厂总装检测车间内看到,各种长度、硬度、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表面粗糙度比较仪等检测设备一应俱全。

今年37岁的邓思思是这个车间的大师傅,他告诉记者:装配作为最后一项工作,主要靠人工装配,机器辅助,装配的成败决定了是否可以按时交货。车刀

工作人员为主轴总成涂防锈剂。记者张衡 摄

邓思思带着工人们要将一个个零件组装配进一个长3米、粗细不同的圆柱体主轴总成中。装配工作是个细致活,有时一次就能装配成功,而有时需要七八次。邓思思说,要将错综复杂的装配工作完成得精准高效,每一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这背后是十年时间练出的听感、视感、触感。

邓思思介绍,百余个零部件拼装成主轴总成后,要通过仪表看转动时的跳动,耳朵去听齿轮间摩擦的声音。如发现细微的吱吱异响声,就要找出是哪一个零件不合格,是装配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曾遇到一个发生问题的小部件,我们用各种仪器检测后,参数都符合标准,但通过手指反复触摸,最后才发现零件上有一处的表面粗糙度略有不同。

就连天气、湿度、气压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主轴总成的装配质量。邓思思表示:一个合格的主轴总成装配钳工,要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学习对设备以及生产原理建立感性认识。

敢创新,为善其事自研4年出利器

工人正在作业。记者张衡 摄

我们称他叫‘立磨’,看似与普通磨床无异,国内却没有几台。该设备由我们自主开发,主要用于主轴外套内径、外径尺寸的精密加工,最大特点是磨削直径达1米。在企业生产车间内,企业负责人秦红继指着一台设备,自豪地告诉记者。车刀

近年来,国内装备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主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决定从低利润的单一零部件生产,向高附加值的主轴总成系统转型。而这台立磨的成功研发,为企业转型奠定了基础。

国内现有的高精度立磨设备最大磨削直径只有0.5米,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曾考虑找国外厂家定做,但价格昂贵,高维修成本让我们难以承担。秦红继介绍,曾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尝试攻关,但因种种原因而最终放弃。

大厂做不成的事,不代表我们没机会。咱们是老厂,内功深厚,企业要发展,必须敢于创新,抢抓发展机遇。秦红继说。

2013年,企业立项研发立磨数控设备,2017年试生产。4年研发攻克了不少难关,令秦红继印象最深刻是一种运用于油压控制系统的金属薄膜反馈片,为了达到精度要求,设计团队先后尝试了黄铜、紫铜、石墨、硅钢等百余种原材料。就为了这片小小的膜片,他们花了半年时间确定材料,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打磨精度,终于将膜片厚度精确至0.001毫米,最终达到理想参数。

秦红继告诉记者:主轴总成的上百个零配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标准件可以直接采购,而大部分异形件之前都很难直接在市场买到。立磨数控设备的成功研发,意味着企业拥有了自行加工这些异形部件的能力,使企业具备了核心竞争力。车刀

如今,中汉精密机械公司生产的各类主轴产品及主轴总成,都装进了沈阳机床、济南二机、武重机床等国内知名重型装备企业生产的高端设备,每年还有200多套产品通过外贸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公司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张远 实习生田雪枫)

【编辑:邓腊秀】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标签: sdf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