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NC机床网

博世2025上海车展展品亮点

来源:博世力士乐  作者:机床界   2025-04-22 阅读:890

本届上海车展,博世将以擎智行,共塑致远为主题,全面展示智能出行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围绕驾驶辅助、运动智控、能源动力、车身和舒适、智能座舱这些核心领域,展示一系列软件、硬件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下一代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跨域创新技术。欢迎莅临博世展台,位于4.1馆,展位号4A15

 

驾驶辅助

·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至尊版 博世驾驶至尊版是面向SAE L2城区驾驶的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的量解决方案。基于双Orin-X 方案已于2023年底量2025年初推送两段式无端到端用全新人机共策略,保障用舒适安心的乘体基于Orin-Y方案将于今年第三季度量

 

博世驾驶至尊版算力最高可达508TOPS,最高搭5个毫米波雷达、111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感器。其将地及多感器数据一模型,实现人化的路径划与驾驶

高快路驾驶:基于无端到端技的高速高架驾驶,全国都可开,覆盖高速里程近20万公里。

城区驾驶功能可使车辆在复城市景中根据航地图实现点到点的驾驶功能,特色体包含人化的障碍物行、三点掉环岛通行等。当前已展至20座城市,全面开启城区助功能。

车辅助:记忆车辅助功能支持最多10条路线记忆,路线中可实现避障/障,支持跨线记忆,支持断位、极窄位、斜位等困难车位。未来也将支持代客泊车辅助功能。 

 

20245月,博世的城区驾驶功能在星途星元上正式推送,志着博世成全球首个且至今唯一有城区驾驶能力的国Tier 1商。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至尊版

·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博世整合在驾驶领累的经验和能力,顺势推出博世驾驶版方案,契合市场对高速及城区记忆车辅助功能日益增的需求。方案秉承平台化设计理念,基于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算力可达80TOPS128TOPS感器支持从3个雷达712个超声波雷达到5个雷达1112个超声波雷达的灵活合,并融合先的BEV Transformer及占用网感知算法。

 

博世驾驶版将在2025年底部署两段式端到端算法,著提升复交通景下的感知、决策与控能力,能够实现高速、多达10条路线的城记忆车辅助、记忆车辅助和滑泊等功能,旨在为终端用打造集安全、智能、舒适于一体的未来出行新体。博世依托全球化布局优势,深度整合属地法律法、数据安全、功能安全及用使用习惯的理解,构建起适配 - 数据合 -验优三位一体的出海研体系,首个海外目将于2026 年第一季度实现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J6E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J6M

 

· 博世舱驾融合解决方案:一芯片域控制器为载体,集成实现高快路驾驶记忆车辅助功能和主流的智能座功能(多屏幕、免音、多音区等)。跨域融合方案能够帮助客降低成本、降低跨域的通而提升座交互体

 

博世舱驾融合解决方案

 

· 博世AI智能座舱平台:博世AI智能座平台新构建大模型融合中枢,实现多个多模大模型的无集成,全生命周期的AI信息安全机制与全球AI数据合解决方案,将主机厂的全球化布局提供坚实保障,确保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无虞。

 

博世AI智能座平台(Demo

 

运动智控

· 车辆运动智控系统(VMM:该系统根据本土需求开发,为满足用户在日常通勤、高端公务、户外越野和极限运动等多样化场景中的驾乘体验。它融合人车路云技术,能够精准提取驾驶场景信息,并对底盘性能加以优化。结合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等执行器的实时状态,实现对车辆六自由度的融合控制与运动管理。

 

 

 

 

· 线控转向:基于全栈自研平台,博世华域提供搭载国产芯的前轮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方案,满足主机厂对于多样化底盘(燃油底盘、新能源底盘)开发需求。该方案能通过前轮线控精准响应控制,后轮智能协同,完成转向系统XY轴的协同,从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确保稳定、安全、高效的智驾体验。此外,展台通过线控转向智能模拟座舱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打破传统机械连接带来的操控体验。线控转向是通过信号传递方向盘与轮胎转角之间讯息,加快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隔绝不良路面带来的驾乘颠簸感,同时能够个性化定制转向手感,打造个性化驾驶模式。线控转向系统满足L2+以上高阶智能驾驶需求,通过ISO 26262 ASIL-D级安全认证,能有效提升20%前舱空间利用率,使得转向响应速度突破毫秒级。

 

· 超级智能增程控制器单元:智能增程器单元是联合电子为新一代增程式电动汽车定制开发的一款高度集成的增程器总成平台产品。该款智能增程器单元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智能充电宝旨在通过辅助发电装置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其核心思想是以电驱动为主,燃油发电为辅,通过燃油发电弥补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和市面上传统增程器不同,该平台总成除了包含了增程器专用发电机(Generator)、电机控制器(INV)外、还深度集成了发动机控制器(ECU)和整车控制器(VCU),可以兼容适配PFI/GDI增程发动机,以满足不同级别增程车型的需求。一体化圆形壳体设计(控制器侧置布置),充分利用径向空间,多个控制器集成在一块PCBA板上,在不增加总成轴向尺寸的前提下扩展了系统功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功率密度。功率模块使用TPAK封装,通过TPAK电流段配置手段,实现功率等级从40kW120kW的灵活扩展,覆盖客户的不同需求。

 

超级智能增程控制器单元

 

· 镁合金ASM行星排电桥:这是一款重新定义轻量化、小型化与高效能边界的创新产品。这套集五大黑科技于一身的驱动系统,实现轻量化与高功率的平衡。

黑科技一:更轻更强!通过镁合金一体铸造技术,将X-Pin电机、行星减速箱、逆变器深度集成,功率超过250 kW的镁合金电桥总重约60 kg,比传统设计减重超过20%

黑科技二:极低拖曳损耗!采用全新设计的行星齿轮减速箱,拖曳损耗相比平行轴电桥降低30%。此外,可选配节温阀,进一步降低低温下的拖曳损耗,始终保证澎湃动力与超长续航。

黑科技三:极致小型化!基于行星齿轮减速箱特点重新设计电桥。相比平行轴电桥,X方向尺寸可减少25%,为客户整车布置提供更灵活空间。

黑科技四:智能油冷!独创全主动油冷系统,像智能血液般精准控温,无需喷嘴即可实现电机、减速器同步冷却,在降本同时,维持高水准持续性能输出。

黑科技五:静音与力量完美平衡!采用高重合度的行星齿轮减速箱设计,在实现250 kW峰值功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NVH表现,带来图书馆级的静谧体验。

 

镁合金ASM行星排电桥

 

· 高功率密度的分布式电驱:这是一款重新定义高性能电驱标准的产品,它不仅是双电机独立控制的典范,更是动力、效率与空间利用的终极平衡方案。这款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的动力解决方案,其440kW7,300Nm,电机转速20,000 rpm的性能表现,正在助力电动汽车性能与操控革命。

特点一,体积更小,性能更强。通过独创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将双电机、双逆变器与行星减速器深度融合。同时,为了兼容整车不同的电压平台,该产品在同一个外包络壳体下,能做到同时兼容400V800V两种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400V800V电压平台的归一化设计。

特点二,省成本更要高性能。通过3V磁钢拓扑,优化相同性能下的磁钢用量,结合0.15mm超薄硅钢片设计及行星排方案的加持,在CLTC工况下效率提升0.8%,真正实现省钱不减配续航无焦虑。镁合金一体化壳体在优化NVHEMC的同时更让壳体重量直降30%,让续航与操控双赢不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特点三,智能油路控制系统堪称智慧大脑。通过电磁阀精准调控电机、减速箱供油,既能提升低温环境续航表现,又能保障快充安全,更可将余热转化为座舱供暖能量,充分利用能量。

特点四,支持不同场景下的操控体验。深度集成的软件系统支持爆胎稳定控制、弹射起步、漂移辅助、坦克掉头等创新功能,带来城市穿梭、越野场景下更好的操控体验。

 

分布式电驱

 

· 面向多种E/E架构的电控悬架系统电控悬架市场因消费需求升级加速扩容,技术正从豪车向主流车型下沉。新能源车电子电气架构呈螺旋式演进,集中式与分布式并行,后者仍以可靠性及灵活布局优势占据市场主流。面对这一变化,联合电子凭借其丰富的电控系统开发经验,为客户提供面向多种电子电气架构的平台化系统方案,包含减振器电磁阀和空气弹簧阀等平台化执行机构。例如:

当面向分布式架构,客户可选择独立式的悬架控制器或是高度集成化的31空气弹簧供气模块,控制器可具备单阻尼调节,双阻尼调节,阻尼+单腔/双腔/三腔空气弹簧等多种配置方案。

而面向集成式架构时,悬架控制功能可被集成在联合电子各类域控制器等产品中,与作为执行节点的2.51空气弹簧模块高效交互。在此基础上,联合电子还有一系列丰富的配套产品可供客户选择。通过菜单式的产品方案,可较大范围内避免由于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和迭代带来的资源浪费。联合电子智能电控悬架系统通过控制车身高度和车身姿态,提高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通过性和便利性,提升运行在严苛路面环境时的驾乘舒适性。借助预瞄功能,还可提前识别路面特征,预先调整悬架状态,进一步提高驾乘体验。

 

联合电子在电控悬架系统的发展方向上,除了继续提供多元化的控制方案外,还在高压执行器控制、云端自适应等领域进行了布局,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更多高性价比的悬架控制解决方案。

 

空气悬架供气模块

 

电控悬架控制器

 

能源动力

· 混动时代的多样化燃油喷射解决方案:为满足从进气道喷射(PFI)和缸内直喷(GDI)应用场景下的燃油喷射需求,联电能提供产品包括PFI以及GDI 35MpaGDI 50Mpa。其中,GDI 50mpa产品继承35Mpa产品的优良性能和可靠质量,并通过创新的内部优化设计,在不改变安装接口和电流驱动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喷油压力,全面提升燃油雾化20%以上,从而让发动机燃烧更充分,PN汽车尾气排放中固体悬浮微粒质量/颗粒数量,简称颗粒物排放)排放更低。结合升级的CVO5Controlled Valve Operation,可变流量控制阀)闭环控制,更能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燃油喷射精度。同时,为更好适应中国市场的复杂使用环境,进一步增强产品鲁棒性,充分保障50Mpa使用环境下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媒体垂询,请联系:

楼晶莹

电话:+021 2218 8808

邮箱:jingying.lou@cn.bosch.com

 

关于博世

智能出行业务是博世集团最大的业务领域,根据初步数据统计,该业务在2024财年创造了559亿欧元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近62%。作为领先的智能出行供应商之一,博世智能出行业务旨在打造安全、可持续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智能出行业务领域包括:电气化、软件及服务、半导体与传感器、车载计算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维修网络和汽车售后市场技术与服务。博世是汽车行业创新技术的代名词,打造了发动机管理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以及柴油共轨技术。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根据初步数据统计,博世集团约417,900名员工(截至20241231日),在2024财年度创造了905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四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致力于以科技推动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互联化、可持续等全球趋势发展。凭借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广泛业务布局,博世增强了其业务的创新性和稳健性。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在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研发生产用户友好的、可持续的产品。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保护自然资源。集团包括罗伯特 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创新实力是博世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博世的全球研发网络拥有约86,9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近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