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产业规模 20亿美元零部件项目落户重庆
涉及总金额达20亿美元、146亿元人民币的42个加工贸易项目即将落户我市。记者昨日获悉,由商务部、海关总署、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加工贸易暨产业转移进重庆”活动,本月16日-17 日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商务部将为重庆、成都、绵阳、南宁、银川、呼和浩特等10个“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举行授牌仪式。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及多家跨国企业,将就如何承接加工贸易转移与我市有关部门展开讨论。据了解,来自日本、意大利、美国、德国、中国香港、江苏、深圳、福建等地的108家客商将来渝参与此次活动,其中包括伊藤忠集团、西门子、五十铃、戴尔中国、英格索兰、意大利GSI公司、德国工业及密封技术公司、三菱商事、美国熙可集团、德国亨嘉集团、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矽谷学人电子、苏州万龙集团等跨国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涉及电子信息、医药、文体、纺织化纤、工业、家具、塑料制品等行业。
活动期间,市领导将与部分境内外企业代表座谈,42个加工贸易项目将与我市举行签约仪式。
一圈两翼划片承接加工贸易
广东东莞的服装产业向万州转移,手机马达项目向涪陵地区转移,浙江、福建的制鞋产业向璧山、铜梁一带转移,沿海地区的船舶加工、摩托车发电机等项目也在向我市转移……
据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介绍,由于当前东部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特别是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已开始加速向包括我市在内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此,我市将结合地处内陆的实际,改变传统加工贸易方式,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从四方面转型——
首先,“进口加工”转为“配套加工”。我市地处内陆,不适宜承接交货时间紧、运费成本敏感的加工贸易,必须大力发展“配套型加工贸易”,大量采购本地零部件、元器件和原材料,使重庆成为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其次,“加工出口”转为“内外兼销”。发展“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内需型加工贸易,承接兼顾内外市场需求的加工贸易转移,积极发展接受国外订单、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加工制造后在国内销售。
第三,“大运输量”转为“快捷运输”。我市将大力发展运输成本不敏感、基于航空运输的加工贸易,比如IT、芯片和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模式。由于我市综合成本比广东等沿海地区便宜,目前台湾笔记本电脑、台湾光电LED封装测试等项目有望落户我市。